动态:强生166亿美元收购杀入,人工心脏市场格局如何被改写-九游会网址

2022年11月1日,强生发布公告称将收购abiomed全部的股份。强生将通过全现金方式,以每股380美元的预付价格完成该交易,收购包括现金在内的前期估值(含公司现金)达166亿美元。若未来达成既定商业和临床试验里程碑,abiomed的股东还将额外获得最高每股35美元现金权益。

这笔交易称得上巨额,2019年强生出手收购手术机器人企业auris health时,金额为34亿美元,已震撼业内。此次收购abiomed价格高达166亿美元,可见强生对于abiomed的看重。


(资料图)

在强生看中之前,abiomed已经叱咤美股,是美股2009年至2019年间14支十倍医药股之一。

abiomed的发展过程称得上传奇,研发人工心脏的abiomed曾一度濒临破产,后转换赛道依靠介入式心脏泵,不仅起死回生,还逆势大幅增长。

关于abiomed,除了逆袭增长的故事需要拆解。被强生巨额收购后,更大的看点在于未来的增长点,强生愿意重金押注的临床试验里程碑何在?abiomed如何延续其增长神话?动脉网采访了业内人士。

abiomed逆袭之路,依靠介入人工心脏实现年入10亿美元

abiomed由航天工程师成立于1981年,刚成立的abiomed旨在开发全世界第一个全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是一种复杂的植入式医疗器械,用于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人工心脏分类按照植入方式可以分为外科植入式和介入式。而按照功能分可分为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和全人工心脏(total artificial heart,tah)。二者相较,心室辅助装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人工心脏系统。vad按照其辅助的类型又可以分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右心室辅助装置(rvad)、双心室辅助装置(bivad),其中以左心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最广。

制造全人工心脏的路线并没有让abiomed获得成功,在2004年左右,由于全人工心脏临床试验的失败,abiomed股价大跌,公司濒临破产。

此后经过一系列变革措施,abiomed成功触底反弹,成为美股成长最快的医疗器械公司。

abiomed起死回生的关键分为三步:换富有商业经验的ceo;收购impella;开辟impella系列产品心内科适应症。

第一步是换ceo。2004年,在原ceo辞职后,新ceo mike minogue开始掌舵abiomed,mike minogue曾在ge工作多年,在癌症、心血管成像领域积累了多年的销售经验。

第二步是收购,mike minogue在2005年收购了一家德国企业impella cardiosystems,把公司的发展赛道从全人工心脏(tah)切换到介入式心室辅助装置(pvad)。

impella cardiosystems的核心产品impella是一种介入式心室辅助装置,工作原理简单来说是将血液直接从左心室吸入主动脉,从而维持生理流动。通过将叶轮和微型电机经股动脉送至升主动脉;将导管送至左心室,导管的流入口位于左心室流出道,流出口位于升主动脉。导管头端的微型轴流泵运转时,导管将血液从左心室抽吸出,输送至升主动脉。以此来增强血液灌注,减少心肌氧耗。

impella产品示意

第三步,abiomed扩大impella适应症,将其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爆款。在abiomed收购前,impella主要用于心外科手术中,经过适应症拓展,impella逐渐获批应用治疗心源性卒中、高危pci的循环支持,切入了手术基数达百万的心内科市场。而且至今,impella依然是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经皮心脏泵技术

心擎医疗医学市场部的总监袁宁宁告诉动脉网:“2016年是impella多个适应症获批的关键时点,2016年,impella相继获批应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和辅助高危性pci。获批后impella系列的销量呈现快速增长。2018年也是其发展的关键节点,在高危pci适应症中,impella从ef值(射血分数)异常患者拓展到ef值正常患者高危pci保护。进一步刺激了impella在心内科的增长。”

在impella的增长过程中,高危pci适应症是最大的细分市场。pci手术基数庞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在美国,pci手术量已由2015年的592700例增至2021年的100万例。

高危pci (hr-pci) 定义主要取决于患者、病变和临床表现等三个特异性特征。患者特征包括高龄、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既往心肌梗死、严重外周动脉疾病和左心室功能受损(levf≤30%~35%)、重度肺动脉高压、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肝病等。病变特征包括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分叉或口部病变、静脉桥血管病变、严重钙化病变或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影响预后,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 pci 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1]

袁宁宁指出:“不同的医生对于高危pci的认知不同,有的医生认为pci手术中有5%是高危pci手术,也有医生认为pci手术中30%的手术可以看作高危pci手术。”从我国临床趋势来看,高危pci病例数量越来越多。

在高危pci中,impella主要提供机械循环支持。临床使用的经皮机械循环辅助支持 (pmcs) 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impella、tandemheart。

相比于其他pmcs装置,impella在安全性、有效性上都有其特点。相比于iabp而言,iabp可以提升心动脉压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但它增加的心输出量约为0.5 l/min-1l/min,而impella cp能够提供3.5 l/min-4.2l/min的流量,在有效性上优于iabp。

相对于ecmo来说,虽然ecmo能够提供更大流量,但许多高危pci患者并不需要ecmo这么大的流量辅助。此外,ecmo提供临时机械循环支持和体外气体交换,许多高危pci患者肺部也没有问题,而且采用ecmo存在相对较高的出血、肢体缺血、溶血、卒中和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相比于tandemheart而言,tandemheart由体外连续流离心泵组成,该泵以高达 4 l/min 的流速从左心房排出血液。tandemheart需要房间隔穿刺后进行手术,相比于impella,手术时间更长。

凭借着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的特点,abiomed将impella适应症拓展至心内科后,成为在高危pci手术中采用最多的产品。

目前,impella已经发展为包含多个产品的系列,包括impella cp、2.5和5.0、impella rp。impella cp、2.5和5.0以主动脉瓣逆行的方式直接从左心室泵血,可以减小左心室大小、压力和心室壁张力;impella rp通过下腔静脉插入肺动脉为右心系统血流动力学支持。

2022年财年,abiomed收入为 10.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2%。其中来自impella的收入为9.85亿美元,在abiomed营收占比中超过95%。

impella心脏泵的成功为医患带来有效的血流动力支持,也将abiomed从濒临破产拉回,变成高速增长的明星公司,单品年营收近10亿美元的成功也吸引来强生这一全球医疗保健巨头。

强生收购,增长神话如何延续

花费166亿美元,强生买单的不止abiomed过去的成功,还有其管线中的两大重磅产品。被纳入强生业务后,abiomed未来的增长点在哪些方面?

一方面,强生收购后abiomed后,有望将impella产品在全球市场推广。abiomed 的大本营是美国市场,超过80%的收入来自美国市场。近年来,abiomed开始发力欧洲和日本市场。2022年abiomed在美国市场的营收为8.37亿美元,欧洲市场为1.31亿美元;日本市场0.51亿美元。中国、东南亚等市场都还是空白,强生收购后,有望将impella在中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推广。尤其是中国市场。

从手术难度上看,tavr手术在中国各大中心都在展开,相比于tavr手术来说,介入式心脏泵的手术难度更低,医生的学习难度也并不高,预计未来潜在的推广时间也会相对较短。

另一增长点则在abiomed未来的革命性产品。abiomed未来的管线资产包括两大重量级产品:impella ecp、impella btr。

impella ecp和过去impella 系列的最大不同在于电机外置和折叠叶轮的设计,是全世界最小的心脏泵,尺寸只有9fr(3毫米),提供大于 3.5 l/min 的流量。impella ecp将叶轮置入左心室,电机放置于股动脉之外(体外),通过柔性传动轴连接动力装置及叶轮。设备工作时,导管将左心室血液抽吸至主动脉,增加心输出量。

ecp为实现更小的尺寸、更大的流量诞生。在早期的时候,abiomed就调研过医生,impella cp系列有一定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在2014年,abiomed就有远见地收购了ecp,用以开发最新一代心脏泵——折叠式介入泵。impella ecp的临床潜在优势在于血管介入穿刺的尺寸更小,进入体内后能展开到合理的尺寸,溶血效果较好。

目前,ecp系列已经获得fda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已开展临床试验,未来有望替代现有的产品,发展更具市场前景。

abiomed为未来增长上的保险不止impella ecp系列,还有有望颠覆心衰治疗的impella btr。impella bridge-to-recovery (btr)是一种通过腋动脉植入并位于左心室的前流式心脏泵,每分钟可以泵送超过六升的血液,用于iii/iv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恢复或心脏重塑和辅助治疗

和过去的impella相比,impella btr可以实现长期植入,而过去由于微型介入式泵旋转的泵叶会带来并发症,使其在临床实践中无法长期用于循环辅助,更多应用于内科和急诊场景下。impella btr有望打破介入式心脏泵的局限,将pvad的应用场景延申到长期使用场景中。

相比于比以雅培 heartmate3为代表的lvad产品,impella btr比目前的lvad更小,侵入性更小,潜在可以将心衰机械辅助干预的时间点提前。

对于心衰这一疾病来说,impella btr的突破性在于实现早期干预,有望逆转心衰。倘若impella btr能够逆转心衰,将成为心衰治疗领域革命性的产品。

目前impella btr已经完成全球首例植入,也将给强生收购abiomed后带来更多增长看点。

介入式人工心脏将走向何方

impella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诸多成功,但是在国内市场,商业化介入式心脏泵还是空白。

在中国境内,pci手术量已由2015年的567,600例增至2021年的120万例,高危pci病人和心源性休克的病人群体庞大。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保守估计2018年我国罹患心力衰竭的人数近900万人。但国内目前还没有impella这样的产品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地做循环辅助。

中美pci手术量相当,未来谁有望在中国市场复写impella的增长。除了强生有望引入外,国内有多家公司进入了这一市场,也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pvad成为风口。

在市场热度之下,介入式心脏泵更值得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解决临床需求。

袁宁宁表示:“总的来说,医生对于介入式心脏总是有三大要求:一是更长的临床支持时间(说明溶血效果更好),时间能不能超过30天,甚至达到一年以上;二是更小的尺寸,尺寸能不能降到iabp(7.5fr-8fr)一样,甚至更小;三是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每分钟能不能提供超过5升的血液流量。

但是往往这三个点是互相制衡的,尺寸更小后,流量就很难达到更大,能够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产品一定是跨时代的产品。”

更好地解决介入式心脏泵的并发症的问题是全球医生和研发企业都关注的重点,国内也有企业不断尝试瞄准临床问题,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以心擎医疗为例,为了解决血液相容性问题。通过临床试验调研,心擎医疗发现血液相容性问题其实和器械放置位置是相关的,介入泵的位置放得过深或者过浅都会影响溶血的效果,心擎医疗在研发产品时设置了易于识别的标识,也配备了自动化的识别算法,一旦发生了机械位移,算法可以提醒医生重新调整位置。在器械本身的设计上通过柔性叶轮的设计,用最低的转速达到最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

研发人工心脏的路途上还有众多挑战,在临床中,器械面对的是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更多更有效的产品。

目前,人工心脏全球市场的主导者是雅培,美敦力的左心室辅助人工心脏在去年退市。随着目前强生收购abimed加入市场,心衰治疗市场的竞争格局有望再次重塑。

[1] 2021学术荟萃|张然: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应用于高危pci:循证医学证据与指南推荐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关键词:

网站地图